意识到中美俄都得罪不起,石破茂准备辞职?恐怕没那么简单
一个多月的沉默后,石破茂终于低头道歉,却好像为时已晚。自民党内逼宫声浪四起,中美贸易暗战竟成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?下一任首相若走向极端,东亚会否重燃战火?
日本政坛的这场风暴,比许多人预想的还要猛烈。
观察者网消息称,当地时间9月2日,首相石破茂终于就一个多月前的参议院选举失利公开道歉,并表示“不会固守职位,无意留人,将在适当时机作出正确决定”。
这番话看似谦卑,实则暗藏不甘——他拖延至今才表态,显然是在幕后做了无数挣扎,试图挽回颓势,但终究无力回天。
石破茂的处境可谓内外交困。
党内,自民党干事长森山裕、政调会长小野寺五典、总务会长铃木俊一等核心人物集体提出辞职,分明是一场精心策划的“逼宫大戏”。
7月参议院选举惨败后,自民党失去了对国会两院的控制权,这是该党70年来未有的溃败。石破茂一度强硬表态绝不辞职,试图通过党内斡旋和政策调整挽回局面。
然而,共同社披露的党内报告直指自民党支持率暴跌、派系黑金丑闻、应对物价不力等问题,虽未直接点名石破茂,却将矛头指向整个党的系统性问题。
更致命的是,党内反石破势力——尤其是前安倍派和麻生派——已集结力量,试图推动提前举行总裁选举。
根据自民党章程,若要提前换帅,需获得过半国会议员和地方代表支持。目前反石破阵营票数逼近临界点,但派系内斗和黑金政治的污名化让部分议员犹豫不决。
党外,中美两大国的博弈阴影笼罩,让日本的外交空间越缩越窄。尤其值得注意的是,石破茂的遭遇仿佛在向日本政坛传递一个残酷真相:在中美之间走钢丝,一步踏错便是万丈深渊。
展开全文
石破茂的倒台,表面是内政失利,深层却是外交困局。
近日,日本经济再生大臣赤泽亮原定访美磋商贸易协议,却在登机前紧急取消行程。
背后原因不言自明:特朗普政府再度翻脸,不仅扩大钢铝关税范围,还对半导体加征重税,几乎撕毁了此前达成的协议。
日本面临的是一个无解难题:既无法像印度那样借亲近中国缓解美国压力,又因自身外交失误堵死了对华缓和之路。
据悉,日本之前试图通过外交渠道阻拦他国出席中国“九三阅兵”,这一举动彻底激怒中方,使两国关系降至冰点。石破政府在中美之间左右摇摆,最终两头落空。
而俄罗斯总统助理帕特鲁舍夫近日也公开警告日本停止“自杀式军事化政策”,并直言俄方“不会无动于衷”。这番话选在二战结束80周年之际抛出,意在提醒日本反省历史,切勿重蹈军国主义覆辙。
在这样的背景下,石破茂说出这样的话,外界普遍认为,这是因为他意识到了中美俄三国都得罪不起,所以准备要辞职。但其实,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。
要注意的是,石破茂在说出“无意留任”那番话之后,还给自己留了一个“后门”,称“将为自民党指明前进的方向。这是我的责任,将履行职责”。
这句话说明了,他的所谓“无意留任”,实则就是在当前“内忧外困”局面下,对自民党反对派的安抚。
那么,他所提到的“正确时间”指的是什么?
其实就是等待党内博弈结果——若逼宫成功,他便体面退场;若尚有转机,他或能再挣扎片刻。
说白了,一边称“无意留任”,一边又要继续“为自民党指明方向”,石破茂这种见什么人说什么话的“灵活”手段,也反映了日本的政治环境和政治惯性,也就是我们常说的“首鼠两端”。
比如,石破茂曾经虽承认过“侵略”行为,但今年他不仅给靖国神社供奉祭祀品,还悄悄取消了自1995年以来就定下的,日本政府隔10年发表一次战后谈话的传统。
在当前的日本政坛中,如此首鼠两端者可是真不少见,不只是石破茂一人。
而面对日本政坛变局,中国自然是格外冷静。
有分析认为,无论谁接任首相,日本对中国的“威胁”都极为有限。以钓鱼岛为例,日本虽借美国支持强硬挑衅,但中国已通过海警常态化巡航实现实际控制,并建立了成熟的反制机制。
更重要的是,中国通过“九三阅兵”等行动展示了强大的军事实力,一定程度是已形成战略威慑。中方虽未像俄罗斯那般直言警告,但行动远比言语有力。
日本若执意推进军事化,必将遭到中俄联合反制——无论是经济施压还是军事回应,日本都难以承受。
接下来,局势将如何发展?
短期来看,日本政坛将陷入新一轮内斗。石破茂是否辞职、何时辞职,取决于自民党内派系角力的结果。
但无论谁上台,都需面对三大难题:如何修复对美贸易关系、如何缓和对华僵局、如何平衡国内右翼势力与地区安全需求。
长期而言,日本若不能彻底反思历史、调整外交策略,很可能在中美博弈中沦为棋子甚至牺牲品。俄方的“6字警告”——“不会无动于衷”——或许不仅是说给日本听,也是说给整个亚太听的:和平需要共同维护,挑衅必将付出代价。
评论